第482章 治理豫州(2)_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火书小说网 > 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 第482章 治理豫州(2)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82章 治理豫州(2)

  第482章治理豫州(2)

  王朝更替,君王更迭,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个问题——站队。

  不仅赌财,还要赌命。赢了,鸡犬升天;输了,好点结局被边缘化,差点结局便是开心消消乐。

  龙亢桓氏现在就面临着必死局,与刘虞不同,刘和被放在光和郡多年,身上早没了文弱书生范儿,在北方,拳头大才有话语权,一言不合就要动刀子,刘寒被称为刘屠夫,刘和被刘寒带偏,在田豫、牵招等人的协助下,更是搞得草原腥风血雨。

  鲜卑被刘寒打残了,但并没被打死,刘寒忙着将破碎的大汉拼起来,没时间管北方,这担子便落在刘和、程昱身上。这二人联手,将狠辣展现得淋漓尽致。地盘表面没有对外扩张,但雁门关往北四百里都没有鲜卑人袭扰,鲜卑商队进入这里,更是规规矩矩的。

  十年时间,大汉虽未大规模出兵,但从贸易上控制住鲜卑命脉,以前他们还有掀桌子的能力,现在只能任人宰割。

  当然,这期间也不是没有野心家想恢复往日鲜卑荣光,但都失败了,鲜卑内部战火不断,十几年的挑拨离间,使得各部族之间的仇恨比他们对汉人的仇恨深得多。

  汉人出兵漠北,是因为有的部落喜欢做无本买卖,打劫汉人商队,随着双方贸易日益频繁,刘和虽是一郡守,但不比刺史差,除了住的地方气候差点,待遇条件是真的好。

  很多时候有不长眼的欺负汉人,往往不需要他出手,自有鲜卑人给料理了,天朝上国,不外如是。

  现在,刘和到沛国了,第一件事就是把龙亢桓氏办了,桓氏为自救,散尽家财,就为找门路,给蔡邕、刘虞写封信,求他们出面,放一条生路。

  桓彬,字彦林,少与蔡邕齐名。为了家族,他亲自北上,跑到蔡邕府门口,求见蔡邕。

  “唉,彦林兄这是何必呢。”

  蔡邕被蔡琰劝过,专心教书育人,淡出朝堂,不参政也不议政,袁氏自作孽不可活,无论刘寒做什么,蔡邕都不会有意见。

  桓彬在门外站了一天,蔡邕都没见他,只能无功而返,第二天找刘虞,希望他出面给大王说情,放桓氏一条生路。

  与历史相比,如今的刘虞在大汉影响力更甚,看着桓彬的憔悴,刘虞心中不忍,他知道这么做会让大王不喜,但还是写信给了儿子,同时让人将奏疏传给刘寒。

  “彦林兄,我只能帮你到这儿,剩下的全看天意。”

  “多谢。”桓彬岂能不知希望渺茫,但死马当作活马医。

  “呵…让他进来吧。”

  九江事情千头万绪,刘寒自不可能放心,多留了一阵,“他还真会找人。”

  说实话,桓彬再次触碰刘寒底线,他最恨士族勾结串联,形成朋党,而桓彬明着给刘寒看。

  “臣以为,若刘使君不那么做,更让人担心。”

  “文和,你就替他说好话吧。”

  贾诩朋友不多,程昱算一个,两人臭味相投、狼狈为奸,刘虞算半个,他太君子,贾诩合不来,但也正是因为太君子,才和贾诩成为朋友。

  “臣…”桓彬很聪明,他从刘虞那儿离开,没有选择回去坐以待毙,而是来到寿春,面见刘寒。

  “起来吧,这时候跟孤行礼了,你的礼,孤受不起。”

  “大王…臣……”桓彬更加惶恐地跪在地上不敢起来。

  “孤让伱起来,你要抗命吗?”

  divclass=contentadv“臣不敢。”桓彬额头上全是汗,刘寒给他的压迫感太强,但家族重担压在肩头,他不能放弃。

  “后悔吗?”

  “臣…万死!”桓彬能不后悔吗?悔得肠子都青了,但没用啊!

  “你想不想死是你的事,死之前告诉孤,怎么办?”

  “臣……”

  怎么办?

  桓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按理说家族此次犯的是诛九族的大罪,罪无可赦。

  还是刘寒先开口,“此次袁氏称帝,已经死了够多的了,孤看在王兄的面子上,给你一次机会。”

  桓彬听到刘寒的话热泪盈眶,一个五十多岁的大男人苦了,如释重负道,“臣,叩谢天恩!”

  龙亢桓氏活了下来,铚县、相县桓氏也跟着逃过一劫,桓氏更是散尽家财,为大汉建设添砖加瓦。

  日后数百年,龙亢桓氏都兢兢业业为王朝做贡献。

  铚县嵇氏,魏晋知名,永嘉南渡。其先姓奚,会稽上虞人,以避怨,徙焉。铚有嵇山,家于其侧,因而命氏。

  嵇昭,官至魏国治书侍御史。

  昭子嵇喜,魏国扬州刺史、宗正。

  喜子嵇蕃,字茂齐,西晋散文家,太子舍人。

  昭子嵇康,魏国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授中散大夫;嵇康妻封长乐亭主,为沛王曹林孙女、曹操曾孙女。

  嵇氏此次也幸免于难,同时还有洨县陈氏、杼秋刘氏。

  萧县朱氏,世二千石。

  萧县刘氏,二世三公。刘矩,字叔方,太尉胡广举矩贤良方正,四迁为尚书令。延熹四年,代黄琼为太尉。琼复为司空,矩与琼及司徒种暠同心辅政,号为贤相。灵帝初,代周景为太尉。

  也是因为刘矩的遗泽,刘寒没对萧县刘氏下重手,有时候,死人真的比活人管用。

  相县张氏,张良之后,另一支在江东,便是吴郡张氏。

  刘寒对张氏没有什么恶感,张氏也积极配合新政,故而张氏得以延续。

  山桑文氏,世二千石。刘寒认得,这家日后可出现个不得了的狠人,真正意义上杀了个七进七出——文鸯(文俶),字次骞,小名阿鸯,世称文鸯。)

  家主文稷,刚生下文钦,刘寒不便打扰,但还是稍微关注一下。

  沛国毕竟是高祖起事之地,刘寒没有对其大动干戈,但其内部士族、宗亲的权力被大削,刘和经略关外,没有关内执政经验,刘寒算是思虑良多。

  “大汉的天下,还是年轻人的。”刘寒现在要做的就是尽量将大汉打扫干净,让年轻人更有发挥的空间,那些旧势力,还有得罪人的事,他自己背负即可。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uoshu8.com。火书小说网手机版:https://m.huo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