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治理徐州(3)_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火书小说网 > 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 第478章 治理徐州(3)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78章 治理徐州(3)

  东海国,现更为东海郡。

  新任郡守为刘虞之子辛评。

  在北边吃了几年风沙,一改往日懦弱作风,手段雷霆。与董承不同,辛评一上任,可没给多少人好脸色。

  东海恭王刘彊,光武帝长子,建武二年,立母郭氏为皇后,彊为皇太子。十七年而郭后废,彊常戚戚不自安,数因左右及诸王陈其恳诚,愿备蕃国。十九年,封为东海王,兼食鲁郡,合二十九县。

  现任东海王为刘祗,与糜芳交好,十几年来明里暗里帮着他掌控东海,其子刘琬,刘祗年纪大了,不愿掺和后辈的事,刘寒也同意了他的请求,让刘琬跟着糜芳一起,帮着糜竺行商。

  莒县(都乡长贵里)刘氏,高祖子齐王刘肥之后,南渡。

  南渡居丹扬郡勾容县南乡糜里附近,与东海孙氏、高密孙氏、下邳赵氏、高平檀氏、彭城曹氏、乐安博昌任氏、河东闻喜裴氏、东海王氏联姻。

  朐县糜氏,早年糜竺便已经投效刘寒,其妹糜贞年前为刘寒诞下一子,因当时生产时难产,差点要了糜贞半条命,刘寒取名刘安,即使过去几个月,糜贞仍在休养。

  因此,糜氏成功从一介商贾转变为皇亲国戚,糜竺、糜芳做事更卖力了,糜氏更是取代陈氏,成了徐州士人的代表。

  糜芳被士人吹捧得有点飘飘然,这股邪性被糜竺得知,糜竺放下手中公务,骑着快马赶到徐州给了弟弟两个大嘴巴,“你是要害死我糜氏不成?!”

  “兄…兄长?”

  糜贞诞下孩子,刘寒就有了二子三女,长子刘启(蔡琰生),长女刘凝(貂蝉生),次女刘霜(张宁生),三女刘萱(蔡琰生)以及现在最小的儿子刘安(糜贞生)。

  貂蝉、张宁生下女儿,即使他们生下儿子,对糜氏也算不得威胁,因为两人的身份注定她们的孩子无缘那个位置。

  糜氏不同,糜贞生下儿子,想和刘启争那个位置,有资格,但不可能。

  且不说他多受宠,单说蔡氏和其身后的力量,就不是糜氏能比的。

  “妹妹诞下麟儿,我们糜氏更要谨言慎行!你懂不懂?树大招风,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蔡氏因为蔡琰的原故对外嚣张跋扈,蔡琰亲自动手清理门户,如今蔡氏,哪怕蔡邕是享誉海外的大儒,也是低调不出。

  蔡氏出了个蔡琰已经够了,还有嫡长子傍身,只要不犯错,蔡氏再荣华富贵五十年就是板上钉钉,还要追求什么?

  莫非要像前朝那般,当何氏?

  疯了!

  同样的事情摆在糜氏这儿,糜氏刚诞下王子,糜竺、糜芳就在徐州拉山头,你猜刘寒会不会削他?

  刘寒最恨的就是下面的人朋党勾连,尤其是袁术称帝之后,袁术称帝最大的底气就是汝南袁氏百年经营得来的关系,大汉太多士族或明里或暗中受过汝南袁氏的恩惠。

  刘寒为什么生气?刘氏的面子。面子不能沾一点灰尘,流了血,里子得收着。收不住,漏到了面子上,就是大事。

  袁术称帝撕下了大汉的遮羞布,刘氏的面子全没了,所以他用了最极端的方式对袁氏、对与袁氏有关的士族进行报复。

  “你知道这次袁术称帝,死了多少人吗?”

  divclass=contentadv糜芳在地方不清楚,糜竺在中央清楚得很,算上双方伤亡,死了整整二十万人!

  尤其是士族,死了好几万!

  糜竺可不想步袁氏后尘,“小妹诞下麟儿,我糜氏更要低调!”

  糜芳被糜竺狠狠教训一顿后清醒了许多,也低调了许多,更及时纠正、弥补,事情没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糜竺对糜氏的定位很清楚,糜氏就是皇族的钱袋子,糜贞嫁给刘寒,是皇族对糜氏的保证,糜氏只要不参政,不涉及兵权,安安心心当个富商,就什么事也没有。

  “徐州士族领袖?”

  糜竺不稀罕,这不是荣誉,而是催命符。

  糜氏的事情,自然瞒不过刘寒的耳目,只是糜竺这一番操作,让刘寒都不知道该怎么罚糜氏了。“唉,算了,就当是为贞儿破一次例。”

  糜贞难产的时候刘寒不在她身边,天知道她当初有多害怕,还跟华佗说,“若真有意外,是我命薄,望先生保小不保大。”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家国天下,刘寒终究负了家。

  东里氏,东里熙,字文明。汉末,黄巾倡乱,自三国及晋兵戈不息,举族流于东海,寄居五世。

  因东海糜氏缘故,整个东海郡士族都对新政没有太大抵触,或者说他们早就适应了新政的部分内容。

  郯县刘氏,光武帝子东海恭王刘彊之后。刘嘉,东海郯人,光禄勋。嘉子刘舒,丹阳太守。舒子刘虞,字伯安。虞子刘和。

  这家更不用说,虽早就去了幽州,族产还在东海,这家与皇族更是深度绑定,刘虞位极人臣,皇族扛鼎之人。

  兰陵缪氏,魏晋知名。西汉初缪生自申公学今文《鲁诗》。

  缪斐,任侍中,斐子缪袭,字熙伯,曹魏文学家。历事魏四主,拜散骑常侍、尚书、光禄勋。袭子缪悦,西晋光禄大夫。悦子缪播,字宣则,官至中书令,为司马越所杀。袭孙缪徵,“金谷二十四友”之一。

  随着荀彧、荀攸、辛评、陈群等人再次入仕,沉寂多年的颍川士人逐渐开始发声,为此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颍川,除了唐氏(少帝刘辩的唐妃家),其余家族都是鬼门关走了一遭。

  袁术称帝,波及最大的三个地区便是司隶、颍川、汝南一带士族,这次他们终于体会到何为惶惶天威。

  士族,终于在刘寒面前低下高傲的头颅,以前是怕和恨,现在只剩下敬畏,“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这是荀绲、陈纪这帮颍川老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用以告诫后人,大汉的天变了,日后不会再有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

  对大汉天子,心存敬畏,方能保证家族长盛不衰。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uoshu8.com。火书小说网手机版:https://m.huo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