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治理徐州(4)_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火书小说网 > 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 第479章 治理徐州(4)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79章 治理徐州(4)

  兰陵萧氏,萧何之后,在南朝刘宋时期以外戚、军功起家。南齐、南梁皇族,隋唐望族。

  萧望,字长倩,累迁谏大夫,丞相司直,岁中三迁,官至二千石。复以为左冯翊。望之为左冯翊三年,京师称之,迁大鸿胪。神爵三年,为御史大夫。后司直奏望之踞慢不逊,左迁为太子太傅,及宣帝寝疾,拜望之为前将军、光禄勋,受遗诏辅政,领尚书事。

  望之长子萧伋嗣,为关内侯。萧咸为大司农,萧由为大鸿胪。

  萧建,琅琊相。

  萧承之,刘宋右军将军,封晋兴县男。子齐高帝萧道成。

  萧顺之,南齐丹阳尹。子梁武帝萧衍。

  唐朝人柳芳将其列为南朝“四大侨望”之一。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为“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以上“侨姓、吴姓、郡姓、虏姓”合称“四姓”,“举秀才,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选。

  欧阳修、宋祁赞兰陵萧氏:“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之”。萧梁旧臣、北周著名诗人庾信誉之为“派别天潢,支分若木”,大文豪苏东坡也赞道“摇毫欲作衣冠表,成事终当继八萧”。

  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以及被桓温屠杀的颍川庾氏,自立被灭的龙亢桓氏,这些过江之后的一流士族,都是源自魏晋时期的高门,陈郡袁氏和龙亢桓氏都可以追溯到后汉时期。而兰陵萧氏在东汉以降,士族社会逐渐形成的魏晋时期,一直籍籍无名,甚至到了过江后的东晋,也只有萧辖一人出现在史书中。

  萧鎋是萧整之子,萧整是兰陵萧氏过江的第一代人。兰陵萧氏本居于东海郡兰陵县,永嘉之乱后衣冠南渡,侨居于南兰陵。萧整的第五代,即为南齐建立者萧道成,萧整的第六代也就是萧的

  第五代,就是南梁的建立者萧衍。兰陵萧氏是以整个宗族的形式南迁,拥有比较强大的地方宗族实力,虽然因为属于寒门,无法跻身建康的统治集团,但却以武力强宗的身份形式,作为二流士族,统领流民,作为江左政权的军事支柱。用陈寅恪先生的话说,就是“江左北人之武力集团”,“萧氏起家,本为将家”。

  刘宋的建立,是兰陵萧氏发迹的开端。兰陵萧氏的崛起是凭借外戚身份,刘宋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的继母就出自兰陵萧氏,后来被尊为皇太后,她所在这一支脉被称为皇舅房,是兰陵萧氏支脉中最早兴起的。这一支萧氏的崛起意义不仅仅在于其权势地位,而在于使整个宗族获得了更多参军行政的可能。比如后来建立南齐的萧道成,其父就是凭借跟随同族的萧太后的亲侄子萧思话东征西讨提升地位的。至于后来建立南梁的萧衍,其父则是萧道成的部将。此时的兰陵萧氏,靠与寒门皇族彭城刘氏为姻亲而显贵,并不为其他高门所重视认可,也不被认为是一流门第。

  但接下来萧道成篡位,兰陵萧氏成为了皇族;同时大量家族子弟放弃武功而入文,专攻明经玄学,逐渐摆脱了武将寒门后人的身份,开始获得传统士族的认可。尤其是兰陵萧氏皇舅房,成功的转型成了文化士族,得到其他高门的承认和尊重。比如江左第一流士族的琅琊王氏的王俭,就与兰陵萧氏的皇舅房联姻,这次联姻极大的提高的兰陵萧氏的社会地位,也反映出了高门士族对兰陵萧氏的认可。侨姓高门,最终定格为王谢袁萧,兰陵萧氏凭借刘宋外戚和两朝皇族,终于摆脱了寒门身份,成为了江南一流士族。实际上,士族门阀虽然也偶有升降沉浮,但能从寒族以军功起家,最终列于高门甲族的,仅此兰陵萧氏一家而已。

  侯景之乱,建康被攻破,江左高门损失惨重,南朝气数殆尽。西魏柱国大将军于谨只、晋公宇文护奔袭江陵,残存的侨姓士族几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翌年,在宇文泰的扶植下,萧詧在江陵建号称帝,成为西魏的傀儡政权。而后,在关陇集团的内斗中,杨隋代周,兰陵萧氏的末代皇帝萧琮入朝,终结了西梁的历史。然而兰陵萧氏并没有因为宗国覆灭而衰败,反而靠其在江南获得的文化高门地位,与关陇集团内部频繁联姻,成功跻身其中。

  divclass=contentadv唐代时出了十个宰相(皇舅房宰相1位,齐梁房宰相9位。其中齐梁房宰相中有8位出自昭明太子萧统一系),一直至五代十国时才与天下世家走向衰落。

  梁萧氏兴江左,实有功在民,厥终无大恶,以浸微而亡,故余祉及其后裔。自瑀逮遘,凡八叶宰相,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末有也。

  对于兰陵萧氏,刘寒很纠结,他和渤海高氏不同,这家目前不算高门第,也和渤海高氏一家疯子不同,但这一家也有当皇帝的心。

  “罢了……”

  这次已经杀得人心惶惶,士族已成惊弓之鸟,过犹不及,刘寒决定暂时放过兰陵萧氏。“告诉佐治(辛评字),兰陵萧氏配合便放过他们一次。”

  “主公,那萧建……”

  “让他跟陈震换一下,萧建担任上党太守,陈震南下,担任彭城太守。”

  “遵命。”

  大战之后,必然是剧烈的人事变动,徐州本地官员遭受一波清洗,以便换新鲜血液帮助刘寒掌控地方,多年变动,已形成一套规律,刘寒只需把控大方向。

  辛评自然听从刘寒的命令,侄女和世子成定局,他还想别的干嘛?他们已经和皇族绑在一起,再说…按此情形下去,辛氏只要不犯错,那么……想想就热血沸腾。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uoshu8.com。火书小说网手机版:https://m.huo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